首页 > 相关新闻
欧盟将对一些全球制药巨头展开反垄断调查

欧盟将对一些全球制药巨头展开反垄断调查

昨日,记者致电各大被涉及的各大制药公司中国总部。辉瑞和诺华称尚未收到总部相关信息,没有对此表态;葛兰素史克及赛诺菲证实确有此事,公司会积极协助欧委会调查,但不愿透露被调查内容,也不对调查的内容进行评论,“因为是要保密的”。

    随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欧盟近年来在促进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力度正日渐加大,重拳打击垄断行为已成为其显著特征。

    欧盟委员会日前宣布对一些全球制药巨头展开反垄断调查,以查证该行业是否存在限制竞争的行为,并找出近年欧盟药品市场发展失常的真正原因。这也是继电信、能源、金融服务等领域后又一个面临欧盟“行业调查”的行业。 

    “行业调查”是欧盟反垄断调查的形式之一,它根据不正常现象而对整个行业展开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企业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欧委会有权启动进一步调查。 

    有消息称,辉瑞、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以及赛诺菲-安万特都证实受到了调查。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公司梯瓦制药(Teva)也在被调查之列。 

    欧委会怀疑药企相互勾结 

    欧盟委员会认为,有迹象表明,欧盟药品市场上的竞争并不充分,这妨碍了新药和仿制药投放市场。数据显示,近年来,欧盟平均每年面市的新药种类较前些年大幅下降,而仿制药投放市场也时常出现滞后现象。1995年至1999年间,欧盟平均每年有40种新药上市,而2000年至2004年间仅有28种。从美国FDA刚刚公布的2007年审批新药数据也可以佐证这一点。根据FDA初步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批准上市的新药仅有18个,包括16个新化学实体、疫苗以及2个生物制品。这一数字使得继1983年的14个和2002年的17个之后新药获批数量再陷低谷。尽管这个数据尚需要最终确认,但无论如何,与1996年的53个新药相比,如今的制药行业显得有点“捉襟见肘”。 

    欧盟委员会表示,调查将探明这些情况背后的原因,尤其是一些制药企业是否相互勾结,就药品专利等问题达成了限制竞争的非法卡特尔协议;是否为了推迟低价仿制药的上市时间而滥用专利权或与某一家仿制药竞争对手达成排他性交易。此外,欧盟委员会还将查明一些制药企业是否为了维护自身市场份额,通过滥用专利权和威胁提起诉讼等手段,给其他药品上市制造人为障碍。 

    按照欧盟反垄断程序,对某个行业发起反垄断调查并不意味着欧盟已经掌握了有关的违法证据,但欧盟委员会表示会根据行业调查情况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欧盟负责竞争事务的委员克勒斯女士指出,欧洲人每年购买药品的支出高达2000亿欧元,人均400欧元。新药的缺失影响了医疗质量,而仿制药的不足则使治疗成本居高不下。她表示,欧委会计划在今年秋天就此次调查提出中期报告,争取明年春天出台最终报告。之后,欧委会将根据报告结论对所涉及的每一起个案分别做出处理决定。

    企业不愿透露调查内容 

    昨日,记者致电各大被涉及的各大制药公司中国总部。辉瑞和诺华称尚未收到总部相关信息,没有对此表态;葛兰素史克及赛诺菲证实确有此事,公司会积极协助欧委会调查,但不愿透露被调查内容,也不对调查的内容进行评论,“因为是要保密的”。 

    此前,跨国制药企业一直对外表示,研发一个新药平均需要8-10年的时间,10亿-15亿美元;每10万个化合物经筛选才能得到5个有研发希望的“候选者”,即先导化合物,而最终成为适用于人体的药物,往往只有一个;而且药品上市后,真正能收回成本的并不多,平均10个产品中只有3个。这样的高风险重压之下,企业要维持专利药品的高利润是必须的。 

    至今为止,没有确切数据可以证明专利药的定价为多少才合适,以及20年的专利期限能否使企业维持常规运营及良性发展,和是否影响了仿制药的上市时间。而因此欧委会的调查或许会将制药业当前的真实行业状况公开。 

    据记者了解,去年以来,辉瑞、葛兰素、拜耳、诺华等各大制药公司纷纷传出裁员计划。位居老大的辉瑞公司更称公司将在两年内裁员1万人,同时关闭多家药厂和研发中心,以争取到明年将成本开支减少20亿美元。按照辉瑞的计划,将裁掉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0%。 

    有业内人士表示,跨国药企的这些举动体现出制药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其实,随着新的有效的化合物开发难度的增大和成本的提升,和以美国FDA为首的监管部门对新药审批及药品上市后的不良反应紧密追踪,药企想要拿到药品的“准生证”已经不那么容易,而且还面临巨额赔偿的风险。如默克的万络案,仅在美国境内的诉讼和解费就已经高达近50亿美元。整体来看,制药巨头的盈利能力已经大不如以前。除了普遍面临着专利权过期的问题,制药企业还要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官方还是大买家,都要求药价下降,投资者也更趋谨慎。为削减成本和提升利润率。当前不少跨国公司纷纷做出裁员的决定,以应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为其进一步的重组计划做好准备。 

    ■链接 

    欧委会重拳反垄断 

    随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欧盟近年来在促进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力度正日渐加大,重拳打击垄断行为已成为其显著特征。 

    2005年欧委会针对垄断企业的罚款总额为6.8亿欧元,2006年就达到18.5亿欧元,去年更是大幅跃升至33亿欧元之巨。其中,欧委会去年2月对5家结成卡特尔的大型电梯公司开出了近10亿欧元的迄今最大一笔天价罚单。从维生素到啤酒,从拉链到平板玻璃,从录像带到芯片……各行各业,任何产品,无不在欧盟反垄断视野之内,落马被罚的企业更是不乏索尼、喜力、蒂森克虏伯、英特尔、微软这样的行业巨头。最具震撼力的个案当属欧盟委员会与美国软件业大鳄微软之间的马拉松式反垄断官司。欧洲初审法院去年9月的终裁刚刚以微软认罚的结果使双方长达9年的纷争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