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结核、疟疾是世界三大流行病,多年来,在各国政府和医疗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三种疾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预防、控制和治疗。近期,由我国“千人计划”科学家谢东带领的团队历经14年艰苦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药“艾博卫泰”目前正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优先审查。 据悉,该药有望于近期获批上市,这将标志着中国在长效抗艾药物研发上领跑全球。相对于另外两种疾病而言,艾滋病出现时间较晚,但随着治疗科研领域和药物研发的不断突破,这一普通人眼中的“绝症”已逐步进入慢性病治疗阶段。据北京协和医院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卫计委艾滋病临床专家组副组长李太生教授介绍,目前在欧美国家,艾滋病的治疗已经可以通过一天吃一粒药,将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抑制到检测不出来的水准。“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保持药效的基础上,方便病人治疗,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虽然口服药数量可以减少,但由于目前还不能彻底清除病毒,艾滋病无法彻底治愈,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毒副作用会对患者造成肝肾损害,一段时期后就会产生耐药性。“从我今年参加的国际会议来看,国际上最新的方案就是注射,目标是打两针能够管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李太生说。这也就意味着,长效注射剂将会是抗艾药物研发的热点和新突破。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2015年全球有1580万艾滋病人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使用的抗艾药物原研企业都集中在4-5家欧美跨国制药企业,他们在定价、临床使用、产品分销等方面都具有强势地位,掌握产业话语权,外界产品进入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多重壁垒与挑战。随着长效注射药成为抗艾药物研究的新方向,各大制药公司也在积极研发试验。而“艾博卫泰”作为欧美之外的第一个原创抗艾新药,将有效改变国内抗艾药物主要依靠仿制药的局面。 临床试验效果较好 2003年,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科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谢东回国后带领团队开始原创艾滋病新药的研制开发。历经14年的不懈努力,团队终于研制出HIV融合抑制剂艾博卫泰。2014年2月,艾博卫泰陆续在全国12个临床中心启动Ⅲ期临床试验。2016年5月,Ⅲ期临床研究的中期数据显示:首要疗效指标及3个次要终点指标全部提前达到。 负责组织该药临床试验的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国家卫计委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吴昊教授介绍,他们将208例一线药物治疗失败的HIV感染者分两组进行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试验组每周注射艾博卫泰和每天服用两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两药组合,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二线治疗方案的三药组合,治疗48周。 “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坚持完成48周治疗的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小于400拷贝/毫升的为百分之百,表明试验组患者全部获得有效治疗,感染者基本没有传染性。”谢东说。而在副作用事件(腹泻)中,试验组为7.5%,而对照组为14.1%。 “对于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的临床专家和统计学专家都认为,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结果,都证明了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来说已经达到了可以审批的结果。”吴昊说。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即“鸡尾酒疗法”)可以有效抑制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毒,但感染者每次吃药都一大把,副作用较为明显。”李太生说。 吴昊表示,试验组的各项指标达到并优于对照组,相当于国际上最好的二线药物的疗效。同时由于口服药数量的减少,可以减轻长期服药对感染者肾脏方面的损害。 困难重重从未放弃 研究新药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新药从研发到临床到上市,一般需要10-15年的周期。在国外,一个新药的投入大约需要几十亿美元。”国家卫计委艾滋病临床工作组组长张福杰说,新药在临床之前,需要设计、筛选、合成大量药物候选分子,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研发之后的临床实验对象从动物到人,从一期到二期到三期,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因为失败而终止。“与其他技术创新不同,药物创新和人的生命健康直接挂钩,安全性至关重要,再加上投资较大、周期较长,许多人为此望而却步。”张福杰说。 谢东从北大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之后,在美国大学、企业工作多年,主要从事抗艾滋病新药研究开发,领导和参与了多个艾滋病新药全球开发与上市。2003年,谢东怀着实业兴国的梦想回国,与同为“千人计划”的肯塔基大学药学院博士王昌进、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陆荣建组成“铁三角”,开始原创抗艾药物的研发。 “我们回国进行新药研发,主要有两个出发点,首先是希望能为我们国家的HIV感染者研制出新的治疗药物,另外也是希望能够做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药物,进入国际市场,不仅仅是欧美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发展中国家也能用上这个新药。”谢东说。 虽怀揣梦想,但谢东团队在研发过程了遇到了诸如资金短缺、临床试验实施不顺等多个瓶颈。“艾博卫泰一期试验完成后,由于投资界对艾滋病药物市场并不看好,我们的资金周转一度非常困难。”谢东说。 我国具备食药监总局艾滋病专业资质认证的12家临床试验机构大都集中在一线城市,而这12家临床医院中有4家是第一次参加艾滋病新药临床试验。“此外,在初始阶段,我们招募一线治疗失败患者时较为缓慢,且难以从一些经济欠发达、患者较多的典型区域招募到试验者。”谢东说,随着药物疗效安全性的逐步显现,大部分患者可以正常工作、生活,患者对这个药才建立起了信心。 在谈到困难时,谢东表示这十几年几次面临是否放弃的抉择。“好在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无论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给予我们的经费支持,食药监总局给予的审评绿色通道,还是科技部、卫计委等部门对我们的力挺,都是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今年7月18日,食药监总局正式受理了我们的新药申请,9月14日就开始优先审评审批,目前已完成技术审评,接下来我们就等待专家进行现场核查和综合评估。” 抗艾新药带来变革 “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在药物选择上却面临捉襟见肘的局面,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指南里推荐的新药,我们国家都没有。”吴昊说。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艾滋病治疗药物都是仿制药。“那些药物大多研制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且都是基于欧美人群的特点;加之感染者治疗过程中逐步产生了耐药性,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病人死亡率增加和传播风险加大。”李太生说,作为治疗艾滋病的医生,他很期待能有更加适应我国人群特点的新药给HIV感染者带来新选择。 “从现有临床结果看,艾博卫泰是一个非常具有前途的药物。首先它是一类化学新药,其次长效药是目前的国际趋势。从国家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世界性的长效抗艾药物,若能在这一块有较大进展,这是我们医生都非常期盼的。”李太生说,“不过前提是,艾博卫泰要能够经得起食药监总局各种严格的检测,审批速度可以有所加快,但是质量不能下来,必须过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