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同源”的科学解释,即有药膳价值的食材,可改善胃肠菌群结构,具有抑制有害菌群活跃程度的功效;一些中药早期的临床应用比较安全,但长期大量进食是否安全,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评估,而且中药并非完全“无毒副作用”。
随着近年来大众对健康愈发重视,药膳的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可是当下很多养生节目、微信养生帖制作粗糙,内容把关不严,把药膳当成在家随意享用的“便利品”,对人们造成了错误引导,害人不浅。
药膳中毒事件屡见不鲜
我国部分地区有冬季进补草乌、附片等中药的传统,但是近年来这个传统引发了多起药膳中毒事件。例如,据报道,2015年9月8日,云南省宾川县一村民邀请亲朋食用草乌炖猪脚,导致27人出现中毒症状,其中6人抢救无效死亡;2015年,浙江东阳一男子连续服用何首乌一个月,导致全身蜡黄,肝功能严重受损。
“食药同源”的科学依据
2002年,卫生部发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其中列举了丁香、八角茴香、山药等86种中药材。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增了人参、夏枯草、当归等15种中药材,并且对中药材是否有毒和可食用进行了分类。
据报道,在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特聘教授赵立平从胃肠菌群的角度,给出了“食药同源”的科学解释,即有药膳价值的食材,可改善胃肠菌群结构,具有抑制有害菌群活跃程度的功效;一些中药早期的临床应用比较安全,但长期大量进食是否安全,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评估,而且中药并非完全“无毒副作用”。
常见的药膳认识误区
据报道,人们在进补药膳时主要有以下误区:
1、将食疗等同于“盲目进补”。例如在对中药的药性一知半解、缺乏系统学习和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进补中药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2、滥用药物食品。例如很多人认为长期饮用泡有甘草的药茶对身体有益,但事实上,长期大量进食甘草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3、不懂药物配伍。例如中药有“性味”之别,“食药同源”的药物都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要在了解的情况下,盲目进补中药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
2、滥用药物食品。例如很多人认为长期饮用泡有甘草的药茶对身体有益,但事实上,长期大量进食甘草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3、不懂药物配伍。例如中药有“性味”之别,“食药同源”的药物都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要在了解病情和药性特点的情况下,合理搭配食用中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