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中医药贸易模式也面临调整,如何将过去一直以来以输出医和药的贸易模式,转变为科研、教育、文化等软实力输出的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认为,我国现阶段的中医药服务贸易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加快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创新模式成为业界高度关注的话题。日前,来自财政部、文化部、科技部、中国社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首都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在京召开专题研讨会,把脉中医药服务贸易转型。
中医药服务贸易必须和生活、文化结合在一起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
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现在中医药服务贸易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和生活、文化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走出去”。韩剧《大长今》在传播文化方面是个很成功的例子,此剧不仅推出了韩国的明星,还推出了泡菜、韩医以及韩国的生活方式和韩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观众,这种方式值得借鉴。中医药膳也可以像韩国泡菜来到中国那样进行海外推广。中医文化传播不仅输出的是产品本身,还有文化理念和生活理念,像正在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中医》和正在创作的《天籁五音》养生音乐,都要下足功夫才能创出文化精品,也才会逐渐被国外所接受。中医药文化产品传播的不仅仅是中医医术,还要传播中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中医药相关管理部门要有中医人才
中国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
中医药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为(博客,微博)什么迟迟没有出台,包括现在中药新药审批也是按照西医新药的审批标准进行,那是因为我们现在有关医药的管理部门缺乏中医人才,由不懂中医的人管理和规范,中医行业就很难到位。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不涉及中医药的内容,现在刚出台的北京市体检标准也没有中医药的标准,但民众对于中医的一些行话是能理解的,比如说“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人们就知道喝点王老吉能去火。在中国,民众对于中医药方面的健康素养是有基础的,一些亚健康状态的人,按中医药偏方处理效果也不错。
中医药服务贸易可以搭载传统文化“走出去”
财政部文资办处长林京
中医药服务贸易有四种模式,分别是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北京的涉外中医机构属于第二种模式的境外消费,如外国居民到中国中医药院校,以及中国医疗养生机构进行教育、培训、就医、康复、养生、休闲、旅游等。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首先要明白谁是需求方,我们要为谁服务,哪些产品“走出去”,以什么样的形式“走出去”等。盘点能够“走出去”的基础因素,需要理清我们目前拥有的医疗与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具有的相关功能,为国内及海外华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还要通过他们来影响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使不懂中医的人对中医有需求。中医药服务贸易是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平台,中医药服务贸易应从文化切入。
让中医药在海外本土化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张超中
如果将中医药贸易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改变战略。瑜伽就是个例子,世界各地的瑜伽教练都是当地人,没有印度的教练。我们需要在海外把中医药本土化,让当地的人懂中医,用中医给病人看病。现在有不少海外华人来中国学中医,我们国内的中医不要太保守,要把中医的绝活儿教给这些海外学子,他们学成之后,用中医为当地百姓治病,这样中医药会很快得到传播。而且,这些学成的海外学子,充当了中医药文化交流的桥梁,能够让外国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医药治疗和养生方式。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比如“和谐”的“和”是会意字,左边“禾”是禾苗谷物,右边“口”表示每人都有口,这个字结合起来就是每人都有饭吃,就会和气;谐,每人都能有话语权,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医文化的精髓。当然这也包含了中医的养生思想。如何把这种养生理念和思想准确传播出去,现在中医药服务贸易缺乏精准的翻译 人才。中医药服务贸易可以输出中医药出版,但把中医药理论翻译成英文,而且老外能接纳、理解的翻译人才非常奇缺。
中国中医药报以前也和这样的翻译人才合作过,效果很好。中医药服务贸易输出也因地制宜,比如需要考虑在北京这样的中医药资源丰富的地方如何做服务贸易。
中医药发展政策需要落地
文化部艺术司演出管理处吕树佳
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有北京市出台的关于社会办医的十八条政策,但这些政策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出台来落地。现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的大的政策放着已经有了,如果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将会深入推进医改的进行。中医药文化深深融入在我们的血液中,我们需要有不同的文化产品来为大众提供服务,像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央视的制作团队正在拍摄中的大型纪录片《中医》和根据五音五行创编中的养生音乐《天籁五音》就是很好的文化产品形式。
中医药需要自己先练好内功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为佳
目前中医的标准和规范是不被外国医药界接受的,因为中西医植根于不同的哲学体系。现在中药的出口环境并不好,英国甚至对中成药进行禁销等。好多中医在学西医,用西医的思维方式来给人治病。其实,中医要学好需要非常高的悟性,不少人对中医缺乏信心。中医药“走出去”需要先练好内功,可参考泰国管理泰医的经验。泰医有自己的官方研究院,对泰医和西医进行分业管理,泰国政府对于泰医研制的院内制剂留有较大的研发空间,没有把泰国医学按照现代医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我们中医研究自身方面不如泰国。
中医药应有独立的标准和规范
301医院骨科主任林峰
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需要一步步扎实地来做,中医存在的历史很悠久,但还没有自己的规范,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体系,这种标准是和西医不同的规范和标准,我作为西医也是赞同中医药有独立的标准和规范的,这种规范不是被西医牵着鼻子走的。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讲究因人因地因时而宜,但中医药还是应该有自己一个宽泛的规范和标准,这个标准让患者和国外的人明白中医量化的疗效。比如,像我们很多术后均采用中医的康复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一种最现实的应用。
用瑜伽的模式来输出中医药服务贸易
中央电视台资深媒体评论人浦寅
印度的瑜伽是一种调节人身心灵的运动形式,其运动标准和西方医学标准不一样,哲学基础也不一样,但这不影响它传播到全世界。没有人要求瑜伽的标准和西方医学或者西方运动医学的标准进行接轨。中医药的服务贸易也可以像瑜伽那样走遍全世界,中医药和西方医学的标准和规范是不一样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的路径不是用西方标准来对中医药削足适履,而是让他们接受中医药的标准和规范。现在联合国每年4月20日有个中文日,以前在中文日做过京剧类的展览,在这样高端的国际活动中可以做中医药推广。
成立中医药服务贸易社团机构
大型纪录片《中医》总策划王群
经过几年对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深感现在我国的中医药发展缺乏规范的宣传路径,缺乏品牌效应,如何为老百姓提供正确的中医药养生服务,去伪存真,提升中医药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同时提升中医药界自身的自信,是目前中医药界最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服务贸易的业态很多,有文化作品、展览展示、学术交流,也有教育培训、有养生体验等等,但一定要形成产业化,才可将中医药事业形成良性循环,为此,可以成立相关的社团机构来对中医药服务贸易进行管理,做各个业态的渠道疏通和规范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