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新闻
医药业嬗变 收购医院冲动能否继续

2013年10月10日,被誉为“职业医药PE(私募股权投资)”的复星医药(18.58,-0.18,-0.96%)杀入华南医疗市场,让原本寂静的市场迅速升温。在收购三甲医院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60%股权的同时,复星还透露,他们已悄然收购广州南洋肿瘤医院。
 
  “职业医药PE”之所以“职业”,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嗅觉灵敏。果然,五天后,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依照这一文件,原本阻碍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的政策被要求逐一清理和取消。
 
  随后,跟风投资收购医院的药企队伍迅速扩容。10月16日,也就是《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一天之后,贵州百灵(24.00,-0.29,-1.19%)宣布将收购贵阳市天源医院。10月23日,以白云山(26.95,-0.41,-1.50%)为上市平台的广药集团宣布将投资50亿元开拓医疗健康市场。10月28日,独一味(26.41,-0.03,-0.11%)称拟收购四川邛崃福利医院。11月4日,已在普宁建有医院的康美药业(17.15,-0.10,-0.58%)宣布与梅河口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意向……
 
  截至目前,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已有复星医药、马应龙(16.32,0.04,0.25%)、康美药业、独一味、白云山、三精制药(6.42,-0.04,-0.62%)、益佰制药(35.88,-0.20,-0.55%)、贵州百灵、华润三九(24.92,-0.12,-0.48%)、诚志股份(9.54,-0.02,-0.21%)、金陵药业(8.45,0.00,0.00%)、开元投资(5.46,0.00,0.00%)、武汉健民(24.32,0.76,3.23%)、新华医疗(67.68,-0.20,-0.29%)等近20家公司涉足医院投资。
 
  在业内专家看来,药企之所以成为布局医院的主力,除了扶持政策外,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要知道在国内药品销售市场上,医院的用量占据了80%的份额。
 
  当然,在过了政策出台蜜月期后的冲动后,摆在已经布局或打算布局医院的药企们面前的,其实依然有诸多现实的考验。2014年,他们要面对的问题在于,完成投资收购之后,对医院管理“零经验”的医药企业如何平衡医院运营收支并维持上下游价值链的整合。其次,在现有医疗体制和天花板下,非公立医院还面临同公立医院的竞争。此外,投资回报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药企“进军”医院的步伐。
 
  关键词:仿制药
 
  2014年展望:
 
  原研药与仿制药继续拉锯
 
  从2012年开始,对于跨国制药巨头来说,最刻骨铭心的莫过于一些曾经给企业带来巨额收入的专利药的保护期结束,2013年“专利悬崖”加剧:有更多的专利药“过保”。过了保护期的专利药,只能“沦落”为价格腰斩的原研药,并与众多仿制药同台竞争。有人形容这种局面就如同一只拔了牙的老虎面对一群狼。
 
  以往,原研药对药企来说就是个鸡肋,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各大药企研发纷纷遭遇瓶颈,专利药已不能像以往割韭菜的速度频频出世,众多寄予厚望的专利药出来后收益平平。与此同时,原研药在中国还享有不同于一般仿制药的定价待遇,为此,原来的鸡肋开始让外资药企觉得有点味道,进而开始重视起来。
 
  但2013年,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越来越成为众矢之的,本土企业的仿制药与其之间的争夺变得比以往更加激烈。于是,取消原研药单独定价权的呼声在2013年也此起彼伏。
 
  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去年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工作,但业内普遍认为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换句话说,仿制药跟原研药的质量到底是不是有差距以及差多少,答案依旧在空中飘荡。不过照目前来看,2014年原研药的好日子尚未到头,原研药和仿制药的斗争还是得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采写:南都记者侯睿之
 
  关键词:新政策
 
  2014年展望:
 
  母法大修政府重拳监管
 
  从年初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国务院正式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 FD A ),到新版G M P大修后的首轮认证,再到医药行业的基本法———《药品管理法》修订纳入立法程序。用新政策迭出来形容2013年,一点也不为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终结了此前医药监管领域“九龙治水”的问题,并由此将药品监管水平引入了新的高度。
 
  CFD A成立后,最新举措之一就是全面落实新版G M P认证。来自该局2013年12月31日的公告显示,这一新政已经令全国40%的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停产,这些企业未来能否复产,将视新版G M P认证结果而定。这在业内看来,无异于是向市场发出了借门槛提高、加速行业洗牌的信号。
 
  当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新政策还有《药品管理法》这一医药基本法的修订。由于《药品管理法》是药品监管的母法,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分析指,新的《药品管理法》有望加速我国仿制药物开发上市速度,完善新药检测期。而药企普遍期待新法能就药品上市许可制度、药品审批机制等展开修订。
 
  据南都记者观察,CFD A似乎更愿意将修订的目标落在监管层面。在2013年新成立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看来,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存在重事前行政审批和事后责任追究,轻过程监管;重药品生产、经营环节管理,轻药品使用环节管理;重行政处罚,轻民事、刑事等问题,亟待修订。该局还预计,新《药品管理法》的出炉将令零售连锁经营、第三方物流、药品出口、辅料管理、药品召回等领域在执法时更加有法可依。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马建忠实习生任诗然
 
  (除署名外)
 
  关键词:新基药
 
  2014年展望:
 
  线上竞价交易模式如何运转
 
  2013年,对医药行业而言,又是一个基药年,之所以如此判断,不外乎新版基药目录发布后,2013年各省份均开展了增补工作。
 
  国家卫计委去年4月份下发的“以520品种为基础,不盲目增补,要从严控制增补数量”的“回头看”方案,并未在实际上影响到各省份的增补热情。最早增补的青海省在2013年7月1日即已选择在国家基药目录的基础上新增200个品种。随后于7月上旬出炉的广东省基药增补名单中,又有278个新基药进入广东省目录,由于广东省上一版基药增补目录继续执行,这一增补在引发业内外争议的同时,也一度给2013年的医药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前段时间,重庆和江西省基本药物目录,也增加新“成员”,前者增加64个,后者则扩容了228个。
 
  据C FD A南方所测算,新版基药目录实施后,基药市场理论扩容将达到475亿元。如严格按国家规定的基药配比执行,基药市场的容量在2013年可达4700亿~4900亿元。很显然,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市场。
 
  不过,入了基药新目录,能不能赢得招标,却是另外一件事。广东在继重庆之后,于2013年正式推出了基于药交所的基本药物线上竞价交易模式。其最大的创新在于引入了团购办法,医疗机构遴选拟使用的药品,但不能指定厂家,然后药交所系统每个月进行汇总,企业根据总采购量进行竞价。
 
  北京给出的方案是“先考查质量,再竞争价格”。从其2013年下半年的基药招标结果来看,整体4017个品规中有84%的品规为优质品种、延续品种或规模企业供应的品种。截至目前,上海新基药招标工作也已启动,该地的做法则是,只要质量合格,价格在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五省市平均价之下即可中标。但也有分析指出,由于上海对基药进行“零增补”,这对有意上海市场的药企来说,竞争将更趋激烈。
跨界,本来专属于娱乐圈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药企也开始沾上了。自2012年广药拿回红罐商标之后建立王老吉[微博]大健康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目前,除广药之外,佛慈制药(31.23,-0.09,-0.29%)、康美药业、华北制药(5.10,-0.03,-0.58%)、贵州百灵等企业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大健康产品。
 
  大健康产业从狭义上讲,包括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消费品,此前并不乏借助大健康产品而华丽转身的企业,譬如云南白药(100.20,0.42,0.42%)牙膏十几亿的销售,就让不少主营中药的同行眼热。此外,国内药企的研发水平较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多重因素夹击,药企为了让业绩不那么难看另辟蹊径,于是纷纷搭乘“大健康快车”。
 
  一开始,很多药企进军大健康的重点区域主要在保健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宝洁、可口可乐等快消品公司的地盘,越来越多地浮现出药企的身影,天士力(46.84,1.05,2.29%)开始进军普洱茶饮料,而贵州百灵跨界胶原蛋白饮料,以生产“健胃消食片”闻名的江中集团卖起了白酒。
 
  药企过于注重大健康产品的开发与宣传,免不了惹来“不务正业”的议论,有业内人士认为,药企的主营业务本来就应该是卖药的,何况现在国内药企对于药品的研发,很多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有限的资源不去投入到研发而去卖饮品化妆品,主营业务还是只能面对惨烈的同质化竞争,并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长期来看,对业绩的提振也没有什么好处。
 
  就目前的形势看来,政策对药品价格的打压、生产成本的上涨,尚未有扭转迹象,还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利润走大健康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跨国药企们争相卖掉非药业务,甚至有些连过期专利药业务也剥离掉,从而更好地专注于专利药的研发,这与国内热热闹闹的大健康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采写:南都记者侯睿之
 
  [脸谱]
 
  中国医药(20.79,-0.08,-0.38%)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于明德:新版G MP将影响少数劣势企业
 
  曾任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国家经贸委医药司司长、国家医药管理局财务与市场流通司司长的于明德,大半辈子都为医药行业在忙碌。对于医药行业2014年的发展趋势,他的观点或许能让大家了解当前医药产业面临的困与艰。
 
  据于明德分析,年初被行业寄予厚望的2013年,最终还是未能走出此前行业增速下滑的惯性。“2013年全国医药整体增长幅度比2012年下降。2010年比2009年低、2011年又比2010年低,2012年也低于2011年。”于明德认为,2012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21.1%,2013年预计将下降至18%。利润率方面,2013年预计将从2012年的20.4%降至17%左右。
 
  2013年不景气的现象能否在2014年好转?对此,于明德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直言:“大的政策未定,2014年真不敢说。”不过,2014年是重新招标的一年,各省招标政策刚出台,如何定法尚未可知。“我们注意到,部分地区招标政策还是存在‘走偏’或‘不甚科学、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做法。比如,一些地方将招标权重的80%~90%给了价格,质量分占比不足20%。这种政策倾向最终可能会导致‘优不胜,劣不汰’的结果。一些地方甚至剥夺了医院自主选择药品的权力,类似这些做法与中央在微观经济领域‘简政放权’的精神不甚合拍。”
  至于《药品管理法》大修,以及新版G M P对行业的影响,在于明德看来,这些变化将影响一部分企业,但不至于波及全行业。“《药品管理法》大修,事关医药监管整个体系,这一工作目前已经启动立法程序,但此前已做了大量工作,业内有一定预期。新《药品管理法》在人大没开会修订之前,影响不会很快显现,依照目前的进度来看,2014年报人大审议的可能性不大。”于明德认为,新版G M P可能会影响一部分药企,尤其是少数劣势企业。不过,新一轮认证即便关掉1000家企业,也不会影响市场供应。
 
  广药集团董事长
 
  李楚源:“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依照广药集团最新披露的数据,2013年其王老吉凉茶销售已实现150亿元。大健康产业空间究竟有多大,2014年行业将如何发展?为此,南都记者专访了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
 
  南都:自广药集团宣布发展以王老吉为主的大健康产业后,目前越来越多的药企都在布局大健康产业,是否担心后来者的竞争?
 
  李楚源:之前都说医药行业黄金十年,但现在如果将健康产业纳入进来的话,我国的医药健康产业应该是黄金三十年。现在越来越多的药企在布局大健康,这其实是顺应时代需要和市场需求。一个产业必须要有很多企业参与才能做强做大。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则,大家都来竞争,才能督促我们更快、更好地发展。因为现在很多时候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了。一个市场蓝海,谁快谁就抢占了先机,谁快谁就能有更多的资源。
 
  南都:您如何看待药企竞相涌入大健康产业?
 
  李楚源:健康产业分为生产制造业和健康服务业两大板块。目前药企有的是做健康产品的生产制造,有的是以投资医疗机构为主要方向。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灰霾等环境问题短期内难有改善,解决温饱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挑战方面,我觉得还要看企业的定位,健康产业的范围很大,要有差异化的定位,要学会聚焦发展。
 
  南都:2014年,广药在大健康产业布局方面将做哪些新的动作?
 
  李楚源:大健康板块已经成为广药集团2013年业绩最耀眼的板块,除王老吉凉茶销售收入达150亿元外,王老吉润喉糖、潘高寿润喉糖的销售也大幅增长。此外,旗下白云山和黄汉秘酒、汉方灵芝孢子油均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
 
  2014年,我们将与诺奖得主穆拉德携手,共同开发基于一氧化氮理论的石榴汁等大健康产品。广药白云山大健康酒店也在升级改造为养生主题酒店。医疗机构方面也正洽谈多个合作项目,预计2014年将有敲定项目。
 
  国药控股高级顾问
 
  干荣富: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2013年,国药、华润、上药三大中国医药商业巨头再度展开密集的扩张,央企出身的通用技术集团也在以中国医药为平台展开医药商业帝国的重建。医药商业将如何嬗变?作为国内医药分销领域的资深专家,干荣富或许能给你部分答案。
 
  “在京东‘被视察’后,业界一度对药品B2C寄予厚望,但我们认为,电商渠道要成为医药零售的主流渠道,近几年还是不可能。”对于医药电商在2014年的发展,干荣富如是判断。在他看来,药品市场还缺乏有序性,控制假药劣药问题,目前依旧是药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一大问题。
 
  在干荣富看来,医药流通兼并重组预计仍然将是2014年的看点。“国药、华润、上药动作都很大,通用系的中国医药在吸收合并天方后,2014年很有可能在医药分销方面发力,成为国内医药商业巨头中的第四个极。此外,区域龙头如华东医药(51.52,1.02,2.02%)、英特药业、广州医药等预计也将加快对外兼并重组的步伐。我们监测数据是,从2011年到现在,国内53家医药流通企业已经实施了329起并购,涉及资金101亿元。受‘十二五’流通规划的刺激,预计这一趋势还将延续。”干荣富进一步指出。    如何做好增值服务,将是医药商业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看点。“康德乐收购百济新特药,对国内医药分销格局肯定会有影响。”在其看来,2014年,医药商业集中度将在政策的引导下,进一步提高。全国、省级、区域的三级医药批发体系将更加健全。另外,在国家卫生计生委“九不准”及“黑名单”制度的制约下,医药商业流通环节将有望走向规范。总体而言,受国家宏观政策左右,医药商业总营收的绝对值预计还会继续上升,但增幅会趋缓。